Translate

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

蘇偉文 -- 300萬買千呎樓的方程式


作為財務學教授,蘇偉文教路儲錢等入市機會,但問題是如何儲多個錢?何時是入市時機?

他曾是專欄「稿王」,賺過不少稿費,他承認兼職賺外快是加快儲錢的方法之一,但切忌影響正職;計算入市時機的「Magic Formula(神奇方程式)」,則是樓價供款不超過除稅後收入的4成。

倘30萬首期儲不到 要反省
蘇偉文10年前開始寫專欄,最初是因為本身人工太低,既可兼職賺外快加快儲錢,又可發表意見,「有人睇又有錢收,幾開心。」他最高峰時日寫兩篇,現已愈寫愈少,「人的精力有限,寫不了那麼多,沒這麼多精神寫。」但蘇提醒,若要身兼幾職,必要自己衡量,若兼職影響正職,而正職是你的事業,那便得不償失。

今日年輕人怨難買樓,蘇偉文坦言,年輕人要視乎實際情況,例如人工多寡,「如果你月薪得1萬元,你真的無買樓能力喎。」他說要買樓必要靠儲錢,要快當然可問家人借錢,但若家人幫不了,就要靠自己取捨,「揀樓可能在偏遠地區,日常生活要節儉一點。」

他舉例,現時天水圍地區仍有樓價300多萬元的上車盤,以月入2萬多元的年輕人為例,二人家庭月入有5萬元,首期只是30多萬元,「30萬元怎會儲唔不到,如果30萬元都儲不到,你就要反省下!」

短綫投資賺首期 風險太高
他又不建議年輕人以投資方法賺首期,因風險太高,「年輕人可以投資,但必須是長綫,以20至30年為收成期;如以5年為收成期太短,若投資期間遇上經濟低谷,就不夠時間翻身了!」

至於何時是入市時機?蘇偉文教路,「Magic Formula」是供款不可超過除稅後收入40%,以可付出金額為起點,再推算可負擔的樓價。他解釋,市民要交稅,因此一定要計算除稅後收入,千萬不要借錢交稅,否則等同為銀行打工;而供款不超過收入40%,生活條件才不會過分被壓縮。

當了房委會委員6年,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是公營房屋政策的智囊之一。

他小時住板間房,讀大學才初嘗有床瞓;與太太儲錢5年,38歲踏上置業路,那時不足300萬元買到近千呎私樓,今日市值已升穿800萬元。

對於大學生畢業就申請公屋是否放棄自己?他坦言今日倆夫婦5年儲不出首期,年輕人的mindset(思維)亦已不同,申請公屋是權利,不是福利。但他提醒年輕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,置業方程式是儲錢等入市機會,只一直抱怨是沒用的。

房屋問題 嗌來嗌去得個嘈字
「大學生畢業就申請公屋是放棄自己」的言論惹爭議。蘇偉文覺得今日房屋問題只有一個「嘈」字,一時拗租管,一時拗郊野公園起樓,「有樓的阿叔話自己都是儲了10年錢才買樓,你班友仔一開始就要排公屋有無搞錯?嗌來嗌去得個嘈字,解決不了問題!」

蘇偉文住過板間房,當時年紀太小,只是聽阿媽說的;他有記憶的是住油塘邨百多、200平方呎的公屋單位,沒有獨立廚廁,一家幾蓆地而睡;到讀大學才知道:「嘩,這世界原來有床」,初嘗瞓床滋味就在大學宿舍。

蘇偉文形容自己初出道時只是「靚仔教授」,與太太合計月入4萬元,扣除租樓、食飯、養父母和交稅,每月一定儲起收入一半。倆夫婦月儲1.5萬元,5年已有90萬元。2002年樓價低,藍田逾900平方呎的私樓單位售約300萬元,一成首期只需30萬元,蘇偉文夫婦手持90萬元,就這樣踏上置業路。

如何月儲一半收入?蘇坦言當時都幾慳,「都是食茶餐廳,我又未至於慳到要帶飯,我有優勢,學校Canteen(餐廳)比較平。」

青年看公屋 是權利不是福利
現在倆夫婦可5年儲出首期嗎?蘇偉文坦言不可能,「起碼我就儲唔到」。上車故事不可能複製,原因之一是年輕人的思維已大不同。

蘇偉文說:「年輕人看公屋是權利,不是福利,他們當了公屋是丁屋,一定要俾,唔俾就是政府失職。」他曾問學生,這刻是他或四人家庭較需要公屋呢?學生怔一征,又重複說:「這是我們的right(權利)」。

他說以前獲配公屋要還神,有單位便已「飯應」,「現在的人會說住天水圍無工做喎,有無第二間?不是市區公屋不去。」結果誰人最快獲配公屋上樓?「南亞裔、新移民,或凶宅都照住的!」

另一例子是現今的遊學團,蘇說已像必需品,關愛基金也要贊助遊學,「小學畢業旅行都要overnight(過夜),最cheap(便宜)是在香港志願團體場地搞,middle-end(中等)去廣東省,貴些是首爾、東京、台灣……」

不同年代不同思維 不怪學生
「中學grad din(謝師宴),我都唔明那些妹妹仔為何要穿這麼deep-V?」蘇偉文數出對年輕人的種種不明白,但他面對現實,不同年代,不同思維,不應怪年輕人。

那麼香港住屋問題如何解決?蘇偉文反問:「兩個不同mindset(思維),怎可以channel(打通)到呢?」

「以前住屋是求有瓦遮頭,現在分配公屋都要問幾間睡房?個女會唔會要同個仔瞓上下格床?有無私人空間?」蘇偉文認為房屋問題無得解決,因為香港土地有限,「只在1,100平方公里去諗,永遠都無辦法自給自足。」

蘇偉文是有樓階級,當上院長住的是學校宿舍,自置物業月月收租,但他提醒年輕人不要只說他好彩。「我承認自己幸運,當年樓價低時上車,但不只是好不好彩的問題,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我是儲住錢去等一個機會。如果你不儲,機會來時都沒有用。一路抱怨是沒有用,應去想如何在逆境之中,做自己可做的事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