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無懼世事變改,還是越難越愛……」,究竟是「愈難愈愛」,還是「越難越愛」呢?
中文字常出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即使是一首大台歌曲,當中亦出現「別字危機」。
有些同音異字,意思本是不同,後來世人卻約定俗成的把它們混在一起使用。
TOPick把中文字的深淺程度按等級劃分,先從最簡單的第一級開始說起,和大家認清每個字的用法!
第一級:分 vs 份
據漢典解釋,「分」有三個不同的意思。首先,「分」有區劃分開的意思,故此有「劃分」﹑「分野」﹑「分開」等詞語出現。
時至今日,在商業社會中由機構獨立出來的部分便稱作「分會」或「分行」。第二,「分」有構成事物不同物質或因素的意思,因此「成分」﹑「天分」,皆用「分」這個字;「分」亦有職責﹑權利的意思,故有「本分」﹑「名分」的意思。
「分」可作動詞或名詞,但「份」卻只可當量詞或名詞用。「份」這個字用作量詞時,指成組或成件的東西,例如:一份蛋糕﹑一份砂糖;又或作省﹑年﹑月的單位,例如:年份和省份等。
「份」字亦可解整體的其中一員,因此用作「股份」中的其中一字。
第二級:衛 vs衞
據漢語多功能字庫解釋,「衛」的本義為守衛。古時在甲骨文表示防衛,又用來作為祭名、地名或人名等。而「衞」則是「衛」的異體字,據《正字通》所說:「衛,俗衞字。」
鋪 vs 舖
當我們提及商業單位時,可把「店鋪」寫作「店舖」,但要注意的是,從「金」字旁的「鋪」有更多的意思,它有鋪排和鋪陳的意思,故我們在提及一些跟建築有關的事物時,應用「鋪」這個字,例如:鋪地磚﹑鋪橋修路等。
第三級:盡 vs 儘
據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解釋,「盡」有三個意思,第一,這個字有完結﹑終止的意思,故有「盡頭」﹑「殆盡」﹑「自盡」和「無窮無盡」等這些詞語皆有「盡」這個字。
第二,它有全部用出﹑竭力、努力完成的意思,因而出現「竭盡所能」和「盡其所長」等詞語。第三,這個字有完備之意,故寫作「詳盡」。
「儘」和「盡」兩字相似,讀音相同,可用法卻不太一樣。「儘」有聽任﹑隨意和不加限制的意思,故有「儘管」和「儘早」等詞的出現。
第四級:愈 vs 越
「愈」和「越」同有程度遞層的意思,而「越」一詞另有度過或超出的意思。故此,我們只會寫「不得超越黃綫」而不會寫「不得超愈黃線」。
另外,據漢典解釋,「越」有多一重的意義,中國其中一個古民族便用了「百越」便用了這個字。它同時是中國周代諸候的國名,亦作姓氏用。
第五級:繙 vs 翻
「繙」可解作將某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,跟「翻」字互通。「翻」字可除了可跟「繙」字互通外,亦可解作反轉﹑覆轉﹑掀動和改動,故有「翻山越嶺」﹑「翻開」和「翻轉」等詞語。
以上五組字雖在某些情況下能夠互通,但意義上有些微分別。接下的六組字可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,用法意思一樣,可是寫法卻有微細的分別。
TOPick跟大家細看以下五組異體字吧。
1. 艷 vs 豔
「艷」為「豔」的異體字,兩字互通,皆有光彩華麗的意思。亦可用在男女感情之事,故又有「豔遇」這個說法。
2. 妝 vs 粧
「粧」為「妝」的異體字。根據中大的「漢語多功能字庫」,《說文解字》指「妝,飾也」,即修飾及打扮,而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指「粧」為「妝」的異體字。
3. 証 vs 證
「証」為「證」的俗字。其實兩者的本義不同,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證為「告也」,即告發之意,後引伸為證明、證據等;而証為「諫也」,即告諫、直言規勸。不過,清代段玉裁的《說文解字注》指:
「今俗以証爲證驗字。」
當時証已成證的俗字。而中大的「粵語審音配詞字庫」亦指証為證的俗字。
4. 線 vs 綫
「綫」為「線」的異體字。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,唐代《干祿字書》指「線綫:並正」,即兩字皆可。
5. 步 vs 部
自04年人大釋法後,政改「五部曲」一字就不時出現在報章之上。原來政府曾在諮詢文件上,曾將「部曲」寫作「步曲」。
就政府有否寫錯字一事,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當年亦有在會議中解畫,一般來說是應該用部分的「部」,而不是用步行的「步」。
自04年人大釋法後,政改「五部曲」一字就不時出現在報章之上。原來政府曾在諮詢文件上,曾將「部曲」寫作「步曲」。
就政府有否寫錯字一事,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當年亦有在會議中解畫,一般來說是應該用部分的「部」,而不是用步行的「步」。
不過,他補充指香港的廣告時興「玩食字」,加引號來為本來的詞語加添新意思。
據漢語多功能字庫解釋,「步」字取形於人走路時兩腳一前一後前進之狀,本義為步行;而部曲,則是指一首曲入面分作五個部分。故此,「步曲」與曲無關,所以正寫應為部曲。
中文字的用法博大精深,除了以上多組字之外,你有沒有見過其他「騎呢」的中文字呢?不妨跟我們分享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