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飯後腸胃難消化 按下手穴極速「落格」

吃飽飯後,基本上要經過 1 至 2 小時的消化過程,視乎該餐的進食分量、食物種類及個人腸胃功能狀況等而定。然而,正常用餐後,都希望食物能盡快「落格」,免得要承受胃脹之苦。再者,晚飯後食物未完全消化便入睡,有機會引起胃酸倒流。
以下 4 個方法,可以幫助消化:
1. 按腹
把手掌心放在腹部,繞着肚臍順時針方向按摩 20 次,此做法順應腸臟循行方向移動,提高腹部的血液循環,加強胃部消化功能,促進排便。據說,飯後揉腹是古代民間常常用到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,吃飽飯半小時後可進行。
2. 消食飲
飲有消滯功效的飲品,如炒麥芽茶,用 30 克炒麥芽加水煲沸後轉慢火煮 20 分鐘即可飲服,《藥性論》提到炒麥芽味甘,消化宿食,去心腹脹滿。
另一是山楂茶,有消食、化積、和胃作用,把山楂研為細末加糖沖熱水飲用,或用 10 片山楂加水煲沸後轉慢火煲 20 分鐘後飲服。平性或熱性體質,較適合飲炒麥芽茶和山楂茶;寒性體質,宜用生薑加紅糖加水煲 20 分鐘左右飲用。
3. 步行
飯後適當休息(約半小時)然後去散步,為經絡帶來刺激,促進腸胃的蠕動。現代科學研究,進餐後半小時起,以每半小時行 1.5 公里的步行速度,步行 15 分鐘或以上,能夠減低餐後血糖快速上升的風險,反之坐着甚麼也不做,餐後血糖快速增加。
4. 按手穴
按壓合谷穴,它位於連接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凹陷處,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 ,對腸胃功能有調節作用,只要大腸經的經氣充足,身體排泄功能便會正常。
合谷穴(攝影:曾有為)
合谷穴(攝影:曾有為)
還有是按壓內關穴,它位於腕橫紋中央對上 2 吋,具調暢人體中部(包括消化系統)氣血的功能。
內關穴(攝影:曾有為)
內關穴(攝影:曾有為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